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學院召開《數字電路與微機原理課程合并教學》專題研討會

學院召開《數字電路與微機原理課程合并教學》專題研討會


(通訊員 張偉濤)電子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積極開展一流本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進一步做好本科課程學時壓縮,為學院各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參考依據,學院已于2021年上學期完成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和《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兩門課程的合并教學試點工作。為及時總結試點教學的經驗,反饋兩門課程合并教學的難點問題,推動合并教學的進一步發展,1022日下午,學院在北校區辦公樓402會議室組織召開了數字電路與微機原理課程合并教學專題研討會,張偉濤副教授代表三位教學試點教師做關于合并教學的主題報告,學院副院長鄧成出席會議,并邀請了省級教學名師周佳社教授和孫萬蓉教授進行現場指導,兩門課程的負責人、任課教師、相關實驗課教師和青年教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任愛鋒主持。

專題會議上,張偉濤副教授首先作試點教學報告《開源架構下的微機原理與數字邏輯基礎融合教學改革實踐》,他分別從兩門課程合并教學的必要性、合并教學總體方案與教學內容變化情況、試點教學的實施情況與效果,以及合并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等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兩門課程合并教學從開始提出到試點教學實施結束的整個過程。他談到,我國芯片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徹底解決的,作為教師應該考慮課程內容上的革新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變,激發學生創新活力,努力培養在未來為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的人才。他指出,數字電路和微機原理兩門課程的內容共同支撐著電子信息類專業知識體系中的數字部分,兩門課的知識點相互依存、緊密聯系,具備合并教學的先天性條件。他隨后介紹了試點教學中“以微機原理為軀干,以數字邏輯為血肉”的合并教學總體方案,詳細闡述了兩門課程原內容在合并教學后的變化情況,并著重分析了采用開源架構微處理器作為模型機代替典型架構的改革舉措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優勢。張偉濤還向參會教師介紹了課程合并后的考核方式和學生成績分布情況,總結了學生對課程改革的反饋意見和建議,并指出了課程合并教學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張偉濤作的試點教學報告,與會教師就合并教學的思路和實施策略紛紛發表了意見,周佳社教授作主題發言。他回顧了學院微機原理課程近十年來在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上的改革舉措,分析了其他兄弟院校在這兩門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經驗與教訓,指出了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的難點和痛點問題,并著重強調了師資配備在兩門課程合并教學中的重要性。他還就課程知識點的完善,在波形產生與整形、標準化總線、中斷概念及應用等方面給出了優化意見,并建議從宏觀上給出兩門課程合并后的知識圖譜,幫助任課教師和學生及時了解課程的知識體系。孫萬蓉教授就合并后的課程大綱進行了針對性指導,她指出,課程大綱是老師們實施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一定要嚴格把關,目前大綱中關于線上MOOC學習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還不夠明確,必須做到線上和線下齊發力才能在學時壓縮的情況下確保課程合并教學提質增效,孫老師還就兩門課程知識點的結合方法給出了參考性意見。微機原理課程負責人樓順天教授結合自己在教材編寫方面的豐富經驗,就合并后課程的教材編寫給出了指導性意見。數字電路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任愛鋒副教授針對合并后課程的配套實驗給出了建設性意見,并在實驗平臺選型與設計開發方面和與會教師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最后,鄧成副院長進行了總結發言,他首先對三位開展試點教學的老師在課程合并方案設計、大綱編寫、教學實施、考核結果分析、問題總結與反饋等一系列環節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談到,教學工作是辛苦活、良心活,教師一定要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并要求青年教師要學習三位老師主動開展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鄧成指出,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他對本次合并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總體方案給予了肯定,希望全院教師繼續發揚“傳幫帶”精神,在越來越快節奏的學科知識更替和技術革新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為學院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鄧鑒